考试性质与命题指导思想
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考试,其目的是全面、准确地评估初中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不平程度。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,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。
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命题的指导思想:坚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,全面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;坚持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,面向全体学生,全面提高教育质量;坚持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新课程的实施,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发展,培养其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;坚持有利于高中阶段教育事业的发展,促进高中阶段学校的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整体提高。
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理科综合(物理、化学)考试,全省统一命题制卷,统一考试。考试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,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。
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
考试形式:闭卷,笔答。总分为120分,其中物理部分55分,化学部分35分,综合部分30分。考试时间:120分钟。
试卷结构:试卷分为卷Ⅰ和卷Ⅱ两部分。卷Ⅰ为选择题,卷Ⅱ为非选择题。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分值比例约为4:6。入选的试题主要按题型、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。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题目相对集中;同一题型中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。
试题难度:指试题的难易程度,可以指一个题目,也可以指部分题目上,还可以指整套试题的难度。难度一般用通过率P来表示,P=X/W,X表示该题目全部(或抽样)考生的得分的平均值,W表示该题目满分值。P值越大,难度越低;P值越小,难度越高。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,中等难度题和难题,P值在0.7以上的题为容易题,P值在0.4―0.7之间的题为中等难度题,P值在0.4以下的为难题,整套试卷中这三种试题分值之比约为3:5:2。整套试题的难度为0.65左右。
考试内容
物理学科的考试内容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。把科学探究与科学内容融合在试题中,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,渗透过程与方法及情感?态度?与价值观的考查。对科学探究的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;对科学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2中用字母A、B、C标出。字母A、B、C的含义如下:
A:了解和认识所列的知识内容。能描述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,举出例子,在有关问题中再认识它们。
B:理解所列的知识内容,能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,能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;能运用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、推断、区分、扩展;会收集、整理信息,并能用来分析、解决简单的问题。如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,区分不同的概念,进行简单的计算等。
C:能独立操作实验仪器;会进行实验探究。
表一:科学探究
科学探究要素
|
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
|
提出
问题
|
1.能从日常生活、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
2.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相关问题
|
猜想与假设
|
1.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可能答案成因提出猜想
2.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
|
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
|
1.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,经历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过程
2.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
3.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,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
|
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
|
1.能通过观察、实验和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证据
2.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,能按书面说明操作
3.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,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
4.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
|
分析与论证
|
1. 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
2.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归类及比较
3.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
4.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
|
评估
|
1.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
2.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
3.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
4.尝试改进探究方案
|
交流与合作
|
1.有准确表述自己观点的意识
2.能表述探究的问题、过程和结果
3.能听取别人的意见,调整自己的方案
4.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,有团队意识
|
表二:科学内容(一)
考试内容
|
要求
|
||
物
质
|
物质的形态和变化
|
1.描述固、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。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
|
A
|
2.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。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
|
A
|
||
3.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,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
|
C
|
||
4.知道物质的熔点、凝固点和沸点
|
A
|
||
5.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,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生活中和自然界的有关现象
|
A
|
||
6.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
|
A
|
||
物质的属性
|
1.通过实验,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。能用语言、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
|
A
|
|
2.知道质量的含义
|
A
|
||
3.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
|
C
|
||
4.通过实验,理解密度。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
|
B
|
||
5.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
|
C
|
||
6.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和科技进步的影响
|
A
|
||
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
|
1.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
|
A
|
|
2.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,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
|
A
|
||
3.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,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
|
A
|
||
4.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,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,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
|
A
|
||
5.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
|
A
|
||
新材料及其应用
|
1.通过搜集信息,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的特点及其应用。了解新材料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
|
A
|
|
2.有合理利用资源、保护环境的意识
|
表二:科学内容(二)
考试内容
|
要求
|
||
运动和相互作用
|
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
|
1.知道机械运动,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
|
A
|
2.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,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
|
A
|
||
3.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
|
A
|
||
4.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。知道世界处于不停地运动中
|
A
|
||
机械运动和力
|
1. 会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
|
A
|
|
2.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
|
C
|
||
3.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。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
|
A
|
||
4.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
|
C
|
||
5.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,了解重力、弹力和摩擦力。认识力的作用效果。知道二力平衡条件
|
A
|
||
6.能用示意图描述力。会测量力的大小
|
C
|
||
7. 通过实验,认识牛顿第一定律
|
C
|
||
8. 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
|
B
|
||
9. 知道简单机械
|
A
|
||
10.通过实验,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
|
C
|
||
11.通过实验,理解压强
|
B
|
||
12.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
|
A
|
||
13.通过实验,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
|
C
|
||
14.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
|
A
|
||
15.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
|
A
|
||
16.通过实验探究,认识浮力。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
|
C
|
||
17.知道阿基米德原理。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
|
A
|
||
声
和
光
|
1.通过实验,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
|
C
|
|
2.了解乐音的特性。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与声有关[size=12.0000pt]的一些应用。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
|
A
|
||
3.通过实验,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
|
C
|
||
4.通过实验,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
|
C
|
||
5.通过实验,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
|
C
|
||
6.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
|
A
|
||
7.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
|
A
|
||
8.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
|
C
|
||
9.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
|
A
|
||
10.通过实验,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。
|
A
|
||
11.知道波长、频率和波速
|
A
|
||
电
和
磁
|
1.观察摩擦起电现象,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互相排斥,异种电荷互相吸引
|
C
|
|
2.通过实验认识磁场,知道地磁场
|
C
|
||
3.通过实验,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,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
|
C
|
||
4.通过实验,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,知道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
|
C
|
||
5.通过实验,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
|
C
|
||
6.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、生活中的应用
|
A
|
||
7.知道光是电磁波。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
|
A
|
||
8.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
|
表二:科学内容(三)
考试内容
|
要求
|
||
能
量
|
能量、能量的转化和转移
|
1.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。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生产、生活的关系。
|
A
|
2.通过实例,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,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
|
A
|
||
3.结合实例,认识功的概念。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
|
A
|
||
机
械
能
|
1.知道动能、势能和机械能。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。能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。
|
C
|
|
2.知道机械功和功率
|
A
|
||
3. 能用生活、生产中的实例说明解释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
|
A
|
||
4.知道机械效率。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
|
A
|
||
5.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。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。
|
A
|
||
内能
|
1. 了解内能和热量,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
|
A
|
|
2.通过实验,了解比热容。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
|
C
|
||
3.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。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
|
A
|
||
电 磁 能
|
1.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。
|
A
|
|
2.知道电压、电流和电阻。通过实验,探究电流与电压、电阻的关系
|
C
|
||
3.理解欧姆定律
|
B
|
||
4.会读、会画简单的电路图。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
|
C
|
||
5.能说出生活、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
|
A
|
||
6.了解串、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特点
|
A
|
||
7.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
|
C
|
||
8.通过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
|
B
|
||
9.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
|
A
|
||
10.通过实验,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
|
C
|
||
11.能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
|
A
|
||
12.了解家庭电路。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
|
A
|
||
能量守恒
|
1.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。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
|
A
|
|
2. 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
|
A
|
||
3.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,认识效率
|
A
|
||
4.了知道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
|
A
|
||
能源与可持续发展
|
1.能结合实例,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
|
A
|
|
2.能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
|
A
|
||
3.知道核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
|
A
|
||
4.了解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。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
|